欢迎光临江西生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又来收割!英国拟征收6%“留学生税”,英国留子们该何去何从?

在通货膨胀、学费高涨和签证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英国留子可能还没缓过气来,英国政府却又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拟对国际学生学费征收 6% 的“留学生税”。


图源:The National News

与此同时,最新移民白皮书中提到的毕业生工作签证缩短(PSW从 2 年缩短为 18 个月)、永居年限从 5 年延长至 10 年等政策变动,也让原本就风雨飘摇的英国留学之路更加荆棘密布。

那么,这一系列政策变动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它对未来的留学生、在英高校、英国本地学生甚至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下面,馆长为你全面解析这场“留学政策风暴”。

一、“留学生税”是什么?

近日,英国政府公布计划:拟对英国高校从国际学生学费中获得的收入征收 6% 的“税收”,以支撑国内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资金缺口。

简单来说,这就是对国际教育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让“贡献最多”的留学生继续“多贡献一点”。


图源:Visaverge

据官方数据推测,如果政策全面实施:

  • 英格兰地区高校将需承担6.205 亿英镑的税费;

  • 全国总额将达7.283 亿英镑

  • 罗素集团 24 所精英大学将承担3.673 亿英镑,占比超 50%。

  • 尤其是像 UCL 和曼大这样的头部高校,分别面临4,150 万英镑和 2,730 万英镑的税费压力。


图源:Visaverge

英国政府在白皮书中提到,国际学生的学费占英国高等教育总收入的 60% 以上,构成了每年约 206 亿英镑的经济贡献。与此同时,由于移民政策收紧可能减少海外生源,这笔收入正面临威胁。

因此,这项政策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填补因财政紧缩而缩水的高教资金,二是弥补移民收紧对高校营收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既然要控移民,留学生的钱我们还是要收的。”


图源:The National News

二、为什么这项政策引发众怒?

英国高校目前普遍处于财政压力之下。今年初,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 Office for Students 发布报告称:43% 的英国高校将面临赤字风险。

原因包括本科学费冻结多年,未能覆盖运营成本; 教学与研究资金短缺; 国际学生人数近两年显著下滑; 脱欧导致欧盟生源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学生学费成为许多高校的“救命稻草”。一旦征税:

  • 有财力的大学可能会自行承担税费,但势必影响科研、师资投入;

  • 没有能力承担的高校可能会把税费转嫁给学生,使得学费进一步上涨;

  • 还可能限制国际招生规模,进入“收入减少—招生减少—服务缩水—竞争力下降”的恶性循环。


图源:The Pie News

而对于留学生而言,这项“留学生税”无疑是一种双重打击。本来,国际学生早已在高昂的学费中“补贴”了英国高校的运转——一名留学生支付的学费,往往是本地学生的两到三倍,很多高校仰赖这部分收入维持研究、教学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作。

毕竟,英国高校财政依赖国际学生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现实。

本科学费对英籍学生上限为 9250 英镑/年,而国际学生学费可高达 2-4 万英镑/年, 在医疗、工程、计算机、建筑等“烧钱学科”,国际学生的学费常常弥补本地学生的亏空。除此之外,英国大学越来越“市场化”,政府拨款逐年减少,国际学费收入成了维持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源。

换句话说,英国高等教育系统在过去十年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资本化”了国际留学市场。一旦税费进一步压缩高校利润空间,不仅会影响教育质量,也可能引发教师罢工、课程缩减、服务缩水等连锁反应。


图源:Telegraph

而现在,政府不仅没有给予回馈,反而要再从这笔收入中抽取 6% 作为税收,这就像是在已经沉重的经济压力上再压一块巨石。你出钱、你撑起一个行业的财政,却还要被“反向索取”,这让不少留学生直呼“花钱还要交智商税”。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人原以为多交的钱,至少可以换来更优质的服务或更宽松的政策,结果等来的却是签证缩水、移民路径加码,连原本两年的 PSW 毕业签证也被削减到了 18 个月。

对留学生来说,这不只是多交了钱,而是在贡献与权利之间失去了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既要又要”的政策逻辑,正在消耗留学生对英国高教体系的信任感——如果花费巨资仍然买不到公平对待,那这笔“教育投资”的意义也就开始动摇了。


图源:Telegraph

三、留学生能做什么去应对变化?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留学生税”,以及签证年限缩水、永居门槛提高等一连串政策变化,不少在英留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又来了,刚松口气又要被收紧。

很多人甚至在想,辛辛苦苦考到雅思、拿到 offer、远赴重洋,一边面对学业压力一边打工兼职,现在却要被迫承担更多不确定性,值吗?

1.重塑心态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其实是重塑自己的心态。政策的确难以掌控,但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的准备程度和应对姿态。先别急着否定这段留学旅程的价值,很多时候,真正的成长,恰恰发生在我们被逼得重新思考人生计划、快速调整节奏的时候。

建议英国留子们可以多关注如 UK Home Office 官网、英国大学联合会(Universities UK)、Office for Students、UCAS 等官方渠道,建立信息清单,及时掌握权威消息。而不是等到签证系统一变、学校通知一发,才慌乱不已。

2.重新调整预期和路径

如果你原本打算在英国毕业后拿 PSW 找工作、再申请工签,甚至未来五年拿永居,那现在你就必须重新调整预期和路径。


图源:The Pie News

毕业签证从两年缩短到 18 个月,意味着你必须更早进入职场、争取雇主担保,而不能再抱着慢慢找的心态。也许这会逼你更快进入正轨,也许会让你意识到——英国未必是唯一选择。

像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乃至新加坡、爱尔兰,很多国家对国际学生仍有相对友好的签证政策,有些甚至支持毕业后无门槛工签 2-3 年,政策周期更长、更稳,不妨提早做出“Plan B”。

3.参与请愿

而面对愈演愈烈的政策波动,我们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你对新的永居规则(比如五年 ILR 变十年)感到不公平,是可以参与行动的。

比如目前,一份针对英国政府新政策的在线请愿已经在发酵中,由旅英华人、工签持有者和留学生共同发起,截至目前已超过 5.2 万人签名。如果请愿人数超过 10 万人,议会将必须对该议题进行正式讨论。


图源:Change

如果你想抓住这个实际参与、发出声音的机会,可以访问这个网址:

https://www.change.org/p/families-futures-and-fairness-honour-the-5-year-ilr-promise

点击「Sign this petition」,填写你的姓名、邮箱,提交即可。你不需要是英国公民,也不需要签证号,只要你有合理诉求,就可以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这不是情绪宣泄,而是一种理性维权。你越早参与,越可能推动更多人看见,甚至影响到最终的政策制定。


图源:Change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每一个留学生最初选择这条路,可能是为了梦想、是为了探索、是为了未来一个更宽广的舞台。现在,这些梦想也许需要转弯,但它们并没有终止。

你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回国,更可以选择走向世界的其他角落。也许你终究不会留在英国,但你可以留住这段经历里真正属于你的底气和成长。

如果你有出国留学的打算,但却不确定自己的背景成绩能申请哪些学校, 或不知道哪些国家或院校更适合自己——

别担心,【留学 AI 测评】来帮你一一打破这些信息差!

我们新推出的【留学拿铁】 AI 测评工具,依托于大数据分析,从学术成绩、专业兴趣、经济状况、个性特征、职业目标等多个维度出发, 为你精准匹配适合的留学路径、留学国家和院校

不仅如此,AI 测评还会根据你当前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帮助你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拉近与理想院校的距离,真正做到选校不再迷茫,规划更有方向!

赶紧点击下方小程序,抢先免费体验吧!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The National News,The Pie News,Telegraph,Visaverge,Change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日,据报道,随着高考临近,押题卷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名师”和“AI预测”押题齐上阵,这些靠谱吗?近年来,每年高考临近时,都会出现“高考押题热”,比如网上会出现各类“高考押题卷”“高考猜题库”“备考攻略”,今年的“高考押题卷”还出现了抢先预[全文]
    2025-05-28 00:38
  • 在通货膨胀、学费高涨和签证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英国留子可能还没缓过气来,英国政府却又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拟对国际学生学费征收 6% 的“留学生税”。图源:The National News与此同时,最新移民白皮书中提到的毕业生工作签证缩短[全文]
    2025-05-26 23:53
  • “忐忑不安”,汉语成语,形容心神不定,极为不安。可以翻译为“be fidgety, uneasy at heart”,或用“make someone sweat”表示,意思是“to cause one to be in a state of[全文]
    2025-04-26 12:04
  •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必须相向而行、协同发力。这不仅是地理上的接近,更是心理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配合。上月末,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面向京津冀基础教育联盟理事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沉浸式跟岗[全文]
    2024-12-24 04:26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生活资讯网 jx.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